在接受任务时,感觉紧张、压力大。但是,第九周正好是小班教研组开放大
教研,只能上。首先,把本学期的专题研究内容再次进行学习,从中寻找与实际工作有关的问题,一一罗列。接着在教研活动中,把罗列的问题与李文静园长、组员进行商讨,最后确立了便于大家展开研讨的中心议题——从本次教学活动看活动组织形式转换的适宜性。在确立了讨论专题后,进行了新一轮的学习。
二、 举一反三的学习
根据确立的专题翻阅有关书籍:《纲要》《走进新教材》特别是《走进新教材》
里有一个章节是阐述——个别与集体的,里面的内容对教研组长启发很大。学习后,与组内教师李莎莎一起制定出了初稿,把小班前阶段研究的过程、达成的共识、研讨过程中需要小结的内容大致确定。然后,教研组长在现场教研中需要帮助教师归纳、梳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是一大难点。因此,教研组长再次走进《走进新教材》这本书,把书里所有与小班活动所讨论的内容有关的理论依据,逐条记录,便于教研组长在研讨时梳理、归纳。
三、 专家引领的学习
初稿制定后,在与李文静、吴月萍的面对面交流中又再次学习到许多引领的
方法。如:在教研小结中应该把组织形式的关系阐述清楚,在教研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——教师之间互相提问、教研组长反问、追问等。特别是整个教研的结构怎样呈现得到她们的指导,使教研组长学习到如何在教研中起引领作用。
四、 凝聚力的倡导
在整个过程中,自身的一种投入促使组员人人积极参与,形成一股凝聚力,
大家分工合作,施展各自的特长。楼叶红、王瑶卿上网查询有关理论资料;黄丽华、张雅萍、齐芳、李波为活动设计出谋划策、准备活动材料;王妙怡制作PPT;李莎莎和教研组长负责设计撰写教研过程;王忆、钱晶最辛苦从教室环境创设、个体活动材料投放、观察到设计活动、布置活动环境、准备材料。每一位教师都倾注了许多心血,但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了以往教研中没有得到过的归属感、幸福感。
这次活动最最深切的感受是——从痛苦中走来,满载收获。